時光荏苒
上一次關西行
已是2008年 那年的光景了
歲月的長河
在2019年
將我們旅徑再度流向至關西
經過2次東瀛自由行後
小興興老師的家族
這次想跟跟團
只是純粹想放空的旅行
張羅一切 對我們家來說 有時還真的 稍許的沉重哩
哈
講太複雜
總之
就是懶得做功課 想好好享受 罐頭旅行
跟團只要不是 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睡得比賊晚、吃得比豬差 那就不錯了
如虎添翼 一定很威
很威的跟團行
就是搭虎航
風塵僕僕來到中部機場
下飛機後魚貫辦理入關手續後緊接的就開始第一天的行程
這位高中生 出來迎接我們
中部機場 我們來了
比起東京近郊成田機場 中部機場感覺規模就比較小一些
此次團費很經濟划算
算是廉價團
一出機場大門
我們的團車 噹噹噹 出現在眼前的那一刻時 我秒懂了 廉價的背後是這樣.....
再來幾天
壞名聲的就算韓國吧
嘻嘻
上了車
响午之時
準備嗑午餐
行程中的第一餐午餐就讓我們印象深刻
壽司郎的便當
竟是那麼美味
不知是否飢腸轆轆之故
我立刻光速消滅它
讓它展現出無限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
也成為我們家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呢
拉車時 望望窗外 東洋積木星羅棋布 草木扶疏錯落有致 好一幅風光旖旎之景色
日本是海島國家 大海資源豐富 也跟荷蘭一樣 與大海爭地
當然
海洋也是旅遊資源
第一站 就從明石大橋開始
這個景點
2008年 雙儒來過
舊地重遊 依稀有點點印象
壯闊海景 橫跨其上的先進造橋工藝 令人嘆為觀止
跟團的時間 總覺得是別人的
如同襲來的海風般
就是那麼快速
就是讓麼感受激烈啦
在有限的時間內
做有限的旅趣拼圖
還真的是考驗大家呢
這時候開始嘀咕
腳為什麼那麼短
走個行程 怎麼那麼慢 我似乎錯過了什麼
明石海峽大橋是兵庫縣神戶市垂水區著名的地標,橋樑橫越了明石海峽,連接起淡路島、神戶、明石三地之間的交通,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橋樑與吊橋。
還沒有興建明石海峽大橋的時候,對岸的淡路島如果想前往日本本州的神戶、明石;或是本州的居民想去淡路島,都得透過搭乘海上船路的部分,耗時40分鐘船城才行抵達。現在的舞子公園就是過去搭乘交通船的碼頭。在明石海峽大橋興建完工後,大橋串連起日本本州與四國之間兩地的交通,現在開車僅需五分鐘左右就可以往來對岸,讓住在淡路島上的居民不用再因為天候關係,與外界失去聯繫。 (出處 網路資料)
來到明石大橋 先從 明石海峽內部的展覽館「舞子海上散步道」 逛起
其實也沒什麼時間參觀 橋の科學館、孫文紀念館
這時一步當兩步走
立馬進去體驗海上行橋
這步道偎在橋梁底下 舉目可見橋梁鋼骨結構之宏偉 信步其中 俯視汪洋 凌駕其上 好不快活
明石海峽大橋於西元1988年動工,歷經十年工程,於1998年正式通車,中間還經歷過1995年發生的「阪神大地震」。當時阪神大地震的震央距離橋址只有四公里左右,但明石海峽大橋卻屹立不搖、僅有發生些許位移而已,橋樑結構順利通過大地震考驗。(出處 網路資料)
這回字型步道長度大約是300公尺 走一圈約15分鐘 可感受到海峽強勁寒風 加上若有船隻駛過 也是一番奇妙新奇的體驗
冷冽寒風颯颯 廊徑內也冷清清 恰恰好成為我們留影的好機會
看看海 吹吹風 這即是旅趣
冬日的明石大橋內 低溫帶壞了驕陽 陽光灑了一片的光亮 卻沒留下半點的溫暖咧
穿梭步道中 恍如置身於時光隧道之錯覺 動動相機 拍拍感覺囉
真心不騙 寒溫下只為了這一霎那 絕對是值得的 對了 一定要用廣角取景 加上閃燈喔
好微妙的感覺 小孩長大了 時間是隻打氣筒 噗噗
這邊也是一個暸望台 遠處星羅棋布 風光明媚
舞子海上散步道有設置展望區 眺望附近海景 煞是快活 新鮮
展望區有販賣部 專賣紀念商品 此外 另有展覽區 剛好展覽小學生畫作 可愛的作品 充滿童趣
走出步道外 瞧見雲兒澎湃 歇足捕影 染一身無憂無慮的閒情
日本很多館都要額外收費 這邊也不例外 這間海外的國父紀念館 礙於時間有限 加上要收費 只好戶外拍拍照
展望台處所見國父紀念館
舊稱「孫中山紀念館」的孫文紀念館也稱「移情閣」,同屬於舞子公園的一部分設施,更是日本目前唯一一座紀念孫文的博物館。這座藍色的建築物的前身是神戶的華僑「吳錦堂」的「松海別莊」。我們國父與「松海別莊」的淵源始於他在1913年時拜訪神戶,與神戶地區的華人在此處聚集一堂,召開了午餐會,後來兵庫縣對移情閣進行修繕,才開放成為現今的孫文紀念館。(出處 網路資料)